玻璃制品的物理性質較差,遇到沖擊、敲擊、冷熱突變比瓷制品易碎,所以即使有玻璃餐具,大多也都是鋼化玻璃,成本較高。所以在非瓷餐具中,塑料餐具有價格優勢,金屬餐具有物理性質優勢(表說燙,有隔熱的。)玻璃很難做出瓷制品的那種精致感覺,同樣的碗,玻璃的往往更厚、重。玻璃加工屬于熱成型加工,且加工過程復雜,所需機器成本高,而瓷器則可大可小,甚至可以小作坊生產,這就讓瓷餐具的入門大大降低,使得瓷質餐具更為流行。個人審美觀點很差,不過瓷質餐具質地白皙,加上簡單地勾勒,很美,反過來玻璃餐具由于加工條件的限制,大多以透明、磨砂為主,輔助以少量單色。裝上菜肴后,高下立判。傳統上習慣瓷制品,在其他材質餐具沒有明顯優勢,沒有大范圍的瓷制品不如其他材質好的說法前提下,瓷質餐具依舊是主流。
馬未都講過一個觀點,供參考:“瓷器還具備很多優點,比如說景德鎮宋代影青瓷器的出現,就使中國的陶瓷異軍突起,在全世界成為霸主,但是同時傷害了中國的玻璃,中國漢唐以前的玻璃燒得好著呢,到宋代就死了。因為玻璃跟它比,沒有任何一點超過它,比如,瓷器導熱慢,玻璃導熱快,一擱熱水拿不起來了。另外玻璃遇冷遇熱會炸,瓷器是怎么都不會炸。再有玻璃一旦發生破損,基本上就再也不能用,因為它拉嘴。.致命的是它成本高。本來缺點就多,還來一成本高,所以死了?!?/span>